立春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春分


二十四节气之一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174228227135.png

Image
Image
getg1db12a83d3055382c3da29e0946e07bbd8d5e6e7544eb3bc52a4ee7b75b1a1023c964c65e9be3cb51f7c2e805d4522dcf018822bd8cb9564f3729e34d8be52b6_1280.jpg
Image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第四个节气。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一是“季节平分”,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正好平分了春季;另一含义是“昼夜平分”,在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春分的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阳光明媚。





01

关于春分

Vernalequinox


Image
Image
photos414181pexels-photo-414181.jpeg


春分在天文学上有重要意义,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自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继续向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白昼开始长于黑夜,南半球与之相反。

photos250591pexels-photo-250591.jpeg



Image
photos250591pexels-photo-250591.jpeg


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后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北部外均进入了明媚的春天。在这时节,中国民间有放风筝、吃春菜、立蛋等风俗。



02

春分三候

Vernalequinox


Image
Image
photos72473pexels-photo-72473.jpeg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下雨时天空会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Image

春分一候:玄鸟至

Image

玄鸟,又称元鸟,即燕子。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


photos250591pexels-photo-250591.jpeg



174228306581.png
getg1db12a83d3055382c3da29e0946e07bbd8d5e6e7544eb3bc52a4ee7b75b1a1023c964c65e9be3cb51f7c2e805d4522dcf018822bd8cb9564f3729e34d8be52b6_1280.jpg


Image

春分二候:雷乃发声

Image

雷是春天阳气生发的声音,阳气在奋力冲破阴气的阻扰,隆隆有声,但看不到闪电。夏天阳气盛,一旦被阴雨之气阻隔,所以雨前打雷,且雷声更大。这是中国传统学问对雷的解释。



Image

春分三候:始电

Image

开始见到闪电。


photos72473pexels-photo-72473.jpeg
Image
photos414181pexels-photo-414181.jpeg
174228404422.gif
getg1db12a83d3055382c3da29e0946e07bbd8d5e6e7544eb3bc52a4ee7b75b1a1023c964c65e9be3cb51f7c2e805d4522dcf018822bd8cb9564f3729e34d8be52b6_1280.jpg



03

春分的寓意

Vernalequinox


174228227135.png
Image
photos414181pexels-photo-414181.jpeg


阳春三月,早长莺飞。是不是已经蠢蠢欲动想要出门踏青了,约上三五好友,散散心,丢掉身上的坏心情,带回美丽好心情。去花花草草的地方一起踏青赏花吧!


Image

01.昼夜平分

春分之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几乎全球昼夜等长,都是12小时。


photos250591pexels-photo-250591.jpeg



174228306581.png
photos413707pexels-photo-413707.jpeg


Image

02.指季节平分

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photos413707pexels-photo-413707.jpeg
174228359320.gif
getg8e44286ff69494c7705b339c7b8851325106e0713d9ece40747d25e2fa4ca921278e10a9e0cafadbc8d71af3904acdb419e02a7e07191b606b760e06713cfcb2_1280.jpg
174228404422.gif
photos72473pexels-photo-72473.jpeg





Image

扫码关注我们


23856347.png

春分节气春游春天微信图文模板二十四节气之一公众号立春推文





立  /  春
2023-02-04
星期六
农历一月十四


春天来了

春天,又称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个季节,指立春至立夏期间,含节气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www.fzneditor.com
www.fzneditor.com


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春日踏青

踏青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旧时曾以清明节为踏青节,不过,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初八的,也有二月二日或三月三日的,以清明出游踏青居多。

www.fzneditor.com
www.fzneditor.com


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在这个时节里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在郊野中荡秋千、放风筝、拔河、斗鸡、戴柳、斗草、打球等,心情被放飞得不想回转,快乐也渐渐从脸上溢满内心。

春季养生

春季虽是肝病高发季节,但也是所有生物推陈出新,生气盎然的季节,人的肝气也开始旺盛,排浊气,畅气血,是调肝养肝的好时机。故,中医有”春宜养肝”之说。

www.fzneditor.com
www.fzneditor.com


春季开启了一年生命活动周期的序幕,养生应以养肝护肝为先。春季肝功能旺盛,酸味食品使肝气更加旺盛,导致脾胃消化和吸收功能下降,而甜味食品能够增强脾胃之气,有益健康。


因此,春季饮食要增甘减酸,甜味食品中,大枣是不错的选择。

END


文字 | 网络(侵删)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




2023春天立春推送文章微信公众号图文设计模板踏青燕子素材


点击蓝色字关注我们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节气由来

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古籍《群芳谱》对立春的解释为:‘立,始建也。’

民间习俗

1

迎句芒神并撒豆消灾:打牛仪式有县政府举办“立春前有司迎句芒神于东郊里市各扮故事表演曰庆丰年民之男女携儿女看春侯土牛过各以豆麻撒之谓散痘消珍。

2

赶春牛:打牛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东郊称为立牛旁边放携带农具鞭牛的假人为耕夫然后农民向其拜击鼓打牛之后人们把土牛的土块带回家牲圈象

立春谚语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微营销plus

微信公众号立春二十四节气绿色模板春天推送图文素材推文模板

春天来了
关注我的人变更好看了


立春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立春

万物复苏

民间是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如当日晴则代表未来的一年之内是大丰收之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物候

民间是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如当日晴则代表未来的一年之内是大丰收之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民间是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如当日晴则代表未来的一年之内是大丰收之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立春养身

立春早起早睡以养肝

民间是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如当日晴则代表未来的一年之内是大丰收之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立春早起早睡以养肝

民间是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如当日晴则代表未来的一年之内是大丰收之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立春早起早睡以养肝

民间是以立春日为一年农事之始,俗以为立春宜晴不宜阴。如当日晴则代表未来的一年之内是大丰收之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






微营销plus

微信公众号立春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春天绿色风格推文模板

Don`t copy text!